天文学科研进展揭秘彗星活力新发现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的张轩、刘进忠等科学家们运用了南山一米大视场望远镜(NOWT)来探索彗星活动性的奥秘。他们通过对38P/Stephan-Oterma, 64P/Swift-Gehrels和C/2017 M4 (ATLAS)三颗彗星的多波段观测,揭示了这些彗星在不同时间点下展现出的活力特征。此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AA, 2024, 24(08): 085013)。要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此处。

彗星的活动性主要体现在它们轨道上的物质升华以及尘埃运动,这些都是太阳辐射作用下的自然过程。然而,这种现象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彗星自身大小和组成,以及来自外部天体的引力扰动等。这一切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每当接近太阳时,彗星都会展现出独特而复杂的行为模式。

图像增强技术是这次研究中的关键一步。科学家们利用这种技术提取出了彗星形态上的细节,并发现太阳径向辐射压、核旋转状态以及活跃区域差异是导致不同行为模式的主要原因。此外,他们还通过Afρ参数来衡量尘埃活动,并估计了三个目标中尘埃质量产生率。这项工作为我们理解彗星物理属性和活动参数提供了一系列重要数据,对于深入探索其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未来进行空间探测计划奠定了基础。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一直致力于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以便更好地推动如今这一领域内不断发展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更精确地描绘宇宙,还能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一切好奇心付诸实践。

上一篇:天文学科研进展FAST超深场巡天震撼揭示最庞大中性氢星系红移覆盖史
下一篇:天文科研动态奥拉帕利星辰引擎的新航向照亮卵巢癌患者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