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发现中,科学家们揭示了一个被称为“不死”恒星,它似乎能够经历多次爆炸,而不是单一的超新星事件。这种异常现象已经对天文学家们的认知提出了质疑,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颗恒星,即iPTF14hls,被拍摄到的图像显示,在1954年和1993年曾分别出现过两次消失,这表明它至少发生了两次爆发。
通常情况下,超新星只会爆发一次,其亮度能够持续数月后逐渐暗淡,但这颗特殊恒星却以其持续60年的爆发周期而闻名。在2014年9月,一群国际天文学家观测到该恒星再次爆发,他们使用圣地亚哥帕洛玛天文台进行了一系列详细观测,以了解这些过程中的物质成分和速度。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这是典型的II-P型超新星,它最初看起来像是正常的一次爆发,但几个月后又开始变亮。这与其他已知超新星不同,因为它们通常不会重复这样的事情。事实上,该恒星似乎在1954年也曾经历过一次类似的事件,而现在则是在2014年再次发生。
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时间推移,研究者还发现该超新星至少有五个明暗变化的周期,每个周期都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小规模爆炸。这些发现彻底打破了科学界关于超新星行为模式的长期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探索宇宙如何运作。
这一研究结果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正式发布,对于理解大质量恒体死亡过程以及宇宙中物质如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这种极端行为可能影响到了太阳系甚至整个银河系内其他区域,使得我们对未来的太空探索持有一线希望。
标签:
天文学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