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审美是异性进化的动力:探索天文科普中的物品秘密
《宇宙之美:光谱的演变史》,[英]艾玛·斯图尔特著,李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定价:70元 —— 鲁小平
大自然中,不仅雄性动物在求偶过程中展现出多样化的手段,如争夺资源和展示武力,还有部分雌性通过选择更具吸引力的伴侣来推动表型的进化。这正是美国天文学家艾玛·斯图尔特所著《宇宙之美:光谱的演变史》一书深入探讨的问题。该书以独特视角,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奇迹与奥秘的大气层。
本书开篇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观察星空对宇宙进行感知,并揭示了我们对宇宙审美形成的一系列先天条件——感觉系统。在外部刺激接收、传递至大脑后,与其它神经元进行匹配,最终影响我们的感知偏好,从而决定我们的审美标准。
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即每个物种都生活在自己的感觉世界中,其感觉器官只对环境的一小部分反应。不同物种之间甚至同一物种内个体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审美偏好,但它们都遵循着相同的基本规则——选择具有优质基因的配偶。
为了吸引异性或震慑竞争者,动物会巧妙地利用各种感官信号,这就是感官利用。本书详细记录了从南极企鹅到火星探测器,再到太阳系各行星上的寻找生命实验等多方面内容,让读者能够窥见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和发现。
例如,在追逐繁殖机会时,一些鸟类会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以此来提升自身在雌性的眼中“魅力值”。这种模仿行为反映出动物在求偶过程中的复杂策略,以及它们对于理解自己和他者的能力。
然而,这一切并不固定,而是受到生物学、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断变化。很多时候,我们还能发现隐藏于表面的偏好,比如某些鱼类雌性的喜爱贴有假剑尾雄鱼,或寡妇鸟们对长尾雄鸟的情趣浓厚。
这本科普作品是一座思想迷宫,对专业术语较多,有些论述需要时间去消化。但如果你愿意放慢脚步,用心去体验,那么你将领悟到动物审美背后的深刻道理,同时也许能提出新的见解或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