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耐心解惑:非食品级304不锈钢与食品级有本质区别,需谨慎选择编者按:为了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和参与到科学探索中,“学习强国”平台与中国科技报社联合发起了“科学家回信”活动。读者们可以向自己敬仰的科研人员提问,获取真实的科学知识。在这个互动平台上,我们精选了一位读者的问题,并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任玲给予回复,以期通过这样的交流促进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读者提问】尊敬的科学家,您好!我经常在超市看到一些餐具标注为“304不锈钢”,有的商家甚至直接说这就是食品级,不同价格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任玲答疑】您好!关于您的提问,我想澄清一下:不是所有的304不锈钢都是食品级。首先,304是美国标准中的牌号,而我们国家则使用06Cr19Ni10来表示相同类型的材料。虽然两者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并非完全一致,因此耐腐蚀性能也可能有所不同。此外,是否属于食品级还需要符合GB4806.9-2016国家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对重金属析出量等方面的要求。
为什么这么严格?因为这些重金属无法降解,它们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影响蛋白质和酶功能,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因此,只有符合这个标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类健康安全产品。而有些商家的标志上打印着“食品级304”,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合格的,因为我们的国家标识通常不会采用国际牌号,而是用我们自己的GB码来表示。
所以,当你购买不锈钢餐具时,最重要的是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显示了GB4806.9-2016字样,这样才能够确保其品质。如果只是看是否有“食材”或“食用”的标记,那是不够准确的地。这就是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带有此类文字或者图案就能保证质量的问题。你要注意观察,看看它背后的认证信息,这才是判断一个产品是否达到安全标准最可靠的手段。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更加安心、更健康生活方式。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出,我们将尽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