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的书架上,《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被精心摆放,尽管其间隔了数十年,但这本199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依然清晰可见。封面上的黄蓝白色格子设计和内页纸张的微黄,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这本书是袁亚湘学术生涯早期撰写并出版的一部高端科学专著,与他后来的多部数学专著及科普图书相呼应。
从《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开始,袁亚湘便与科学出版社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数十年来,他不仅编写和出版了许多数学专著,还组织了多套数学丛书,这些都促进了数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与学者的合作成为了一个典范,而这种合作需要双方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敏锐度,以及互信互助的心态。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的责任编辑林鹏曾担任过科学出版社党委董事长,他和袁亚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亲密友谊,这种友谊成为学者与编辑之间合作成功的一个例证。1988年8月,袁亚湘回到国内后,便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原计算中心工作,并于次年的讲授《数值线性代数》和《最优化方法》,这些课程后来成为了他撰写《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1995年,林鹏邀请袁亚湘认真考虑撰写一本关于最优化研究的教材,并将其作为科研人员参考之用。 袁亚湘认真接受这个任务,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结合课程讲义、最新前沿进展等合著完成了这本教材。在2008年的“运筹与管理科学丛书”中,《非线性优化计算方法》是第一本,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优秀作品的出版,其中包括俞建教授的《博弈论与非线性分析》,白延琴教授的大型项目报告以及戴彧虹教授和张立卫教授合著的小册子等。
近年来,袁亚湄更加投身于推广科普事业。他在2020年的国际数学节上做了一场网络直播讲座,以简单易懂的手法介绍给大众了解什么是数学及其重要性。此后的努力结晶出一本名为《数学漫谈》的科普图书,它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向读者展示了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数字世界,并强调了解数字背后的逻辑对日常生活至关重要。而他的未来计划则是创建一套由不同学科领域院士主笔的科普丛書,以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之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