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2024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2025年4月29日,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相关主管部门(基础能力局),中心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以及中心依托单位、共建单位和各分中心的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博主持。

图1 会议合影

赵公博代表中心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心2024年度在持续深度服务 LAMOST、FAST、天关卫星等重大科技任务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 “数据要素 ×” 行动计划,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推进 AI for Science创新实践,打造了国家天文台 AI 大模型平台并加工整理 AI - Ready 数据集。作为中心依托单位,国家天文台将持续全力支持各项业务开展,做好条件保障,助力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效能,支撑天文研究新范式。

图2 欢迎致辞

中心常务副主任崔辰州全面回顾了中心2024年度在数据资源建设、平台建设与用户服务服务、数驱科教、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工作进展,介绍了中心在支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领天文学数智化发展、以及提升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专业性和引领示范作用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探索。展望2025年,中心将继续为面向国家和学科需求的科技项目与计划提供更完善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同时持续发力对AI for Science的探索,推进人工智能在天文学研究领域更广泛的应用。

图3 NADC年度工作报告

会上,“天关”卫星项目、SAGES巡天项目、中国天文底片数字化工程、月面地形标记地图项目,天文、空间、高能三中心“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以及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的相关负责人,作为中心支持的年度资源及服务案例代表,分享了他们在中心支持下产出的优秀成果与合作的宝贵经验。

图4 案例分享

与会领导和专家对中心的年度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他们认为,需加快制订天文数据质量评价标准,强化数据开放共享与下载量评估体系;同时建议深化AI技术应用,推动天文数据与科研、教育的融合创新,探索AI赋能公众科学新模式。他们表示,应加强国内外重要天文数据的备份与镜像存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并优化数据平台界面,优先展示高频使用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专家们希望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依托中心平台优势系统化输出课程与教学资料。此外,他们呼吁国家、院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并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激发多方参与活力,共同构建开放、协同的天文科研与科教生态。

图5 线下专家指导交流

上一篇:家用电器-水机的温暖从清洁到滋养家庭生活的小巧助手
下一篇:工业至美重塑工业风格探索现代化不锈鋼产品设计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