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活动性研究与展望

报告题目: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活动性研究及展望

报告人:梁春涛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报告时间:2019年8月23日(周五)10:00

报告地点:导航楼四号会议室

报告摘要:

自汶川和芦山地震之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存在一片未经破裂的区域,即所谓的地震空区。为了探究这一空区的地震活跃度,我团队在该地区部署了70多个临时的地震监测站,捕捉到了Mc= 0级微小地震的时空分布。我们发现微小地震与降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其b值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这些微小地震与中下层岩石高强度的四川盆地基底延伸带存在正相关关系。

基于这些发现,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这片空区形成原因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由于水平向应力的差异,这一区域内四川盆地基底向西延伸的一部分,在这个未破裂区域被撕扯和拉伸,最终导致了中下层岩石部分熔化,而在高温作用下,上方后山/中央断层失去了弹性而无法积累足够能量来产生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而前山断裂以及盆地内部的大邑断裂位于四川盆地下面的位置,它们处于弹性的变形状态,尽管它们显示出较低B值,但仍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地壳活动。

简介:

梁春涛是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也是特聘专家、四川省有特殊贡献优秀专家。他目前担任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地球物理系主任。在1996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他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深造,并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再次前往美国孟菲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在2008年毕业。他在美国Microseismic, Geotomo等公司工作过多年。自2012年起,他一直在成都理工大学任教,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及其动力机制、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以及微型在地质活动监测技术。他已经发表了超过20篇SCI论文,并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奖励,还主持了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外,他还翻译并出版了两本关于地球科学的教材,并申请并获得了一些专利。

上一篇:政府采购新篇章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解读
下一篇:东方风情探索亚细亚瓷砖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