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中,南方的天空已经成为我的第三个网站。回望过去,第一个网站诞生于七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初中生,但对天文的热爱却早已种下了根。1997年的日食与1998年的狮子座流星雨,让我深受触动,从此,我便踏上了这条通往星空世界的小路。
我的第一个网站是《我们爱科学》的天文专栏,再到《天文爱好者》,曾经最喜欢阅读的是阿西莫夫的《少年宇宙丛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识别织女星开始,逐渐掌握了整个夜空中的繁复星辰。
尽管神迹阻止不了我的热情,但是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60mm小望远镜和80mm大望远镜。我通过它们观察到了月球表面、太阳黑子的变化以及木星云带的美丽景象。此后,我还学会了使用数码相机记录这些瞬间,并且不断探索各种高端设备。
在那个充满五行连珠、火星探测器登陆和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轨道进入的大环境中,我第一次参加全国天文奥赛。那不仅让我得以结识更多同好,也让我明白网络力量可以让我们的梦想更加辽阔。在“宇宙驿站”的帮助下,我建立了第一个个人网站——“泉州星夜”,希望能让家乡的人们了解更多关于天文学的事实。
虽然当时我对网页制作一无所知,但凭借Frontpage软件,我创建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静态网页,这标志着我迈入了一段新的旅程。在不断学习和改进之后,“泉州星夜”成为了展示自己知识的一个平台,同时也为我赢得了一批朋友,他们来自报社甚至组织过几次本地性的活动。
高中毕业后,由于未能考上相关专业学校,一度关闭了“泉州星夜”。然而,在07年的厦门天文奥林匹克邀请赛上再次获得三等奖,让这段经历变得宝贵而珍贵。大学期间,即便离开互联网多年,但创立学校第一家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天文社团——问天社,是一次重返光明之路。这项工作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还使得问天社成为现在传承至第三代社长的手中,而我则即将步入校园生活的一场新篇章——毕业。
如今,在即将离去的时候,我又想要回到“宇宙驿站”,继续这个老旧但仍有活力的站长生涯。“南方的天空”就是这样的产物,它既是对往昔记忆的一份追忆,也是一次对于未来展望的心愿。当你浏览这里,你会发现文章主要聚焦于博客形式下的个人经验分享,以及对热点事件及研究成果的一些评论与分析。我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关心这一领域的人士加入讨论,为大家提供一些有趣且教育性的内容。如果你也是一位渴求知识与交流的人,请随时欢迎来访,我们一起守候那遥远而迷人的蓝色边界上的秘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