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成立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吹响了全面进军高端市场的号角。8月10日的发布会上,小米不仅拿出了搭载屏下摄像头的MIX4手机,更豪言放出“拿下OLED电视中国市场第一”的目标。从产品角度看,小米这次推出的一系列OLED电视确实有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价格方面更是给人惊喜,77英寸价格19999元,首发价则为16999元,不仅取代索尼77A80J成为目前国内市场上售价最低的77英寸OLED电视,价格甚至低于许多定位高端的75英寸液晶电视以及搭载了MiniLED技术的液晶电视产品。
与此同时,小米还推出了两款隶属于小米电视数字系列的OLED电视,55英寸价格4999元,65英寸价格6999元,进一步刷新了国内市场OLED電視の價格。值得一提的是,小米77英寸OLED電視采用LGDisplay2021年新一代OLED面板。作为整体模组出货的小伙伴,对于電視画質影響相比液晶電視更加顯著,而這代面板是LGD在WOLED技術層面時隔多年的重要升級,以垂直蒸镀工艺技术、结构改进工艺材料,让有機發光材质能夠在更高亮度下的長時間使用,不僅提升了面板瞬时峰值亮度,而且對於困扰 OLED 電視實際觀感 ABG 问题也有不錯緩解。
根據公開消息,目前中國市場上採用LGD2021年新款面板的大部分只有LG和索尼,只是在各自旗艦型號G1與A90J上。而根據實測數據顯示,用戶評價表明采用該新版面板的小尺寸 OLED 电视(如小米 TV6)峰值亮度都超過1500尼特以上,並且在較高亮度下的色域收縮問題也明顯減輕。
小米真能扶持国产 Oled产业?
此前针对小米推出的高性价比 Oled 电视能不能“扶持国产 Oled产业”的争论甚嚣尘上,有支持者认为小米凭借当前规模优势,将显著提升 Oled 电视渗透率,从而带动整体产业扩张;反对者则认为,在目前国产供应链亟待成熟背景下,小米选择“投靠” LGD,并非利于国产 Oled 产业发展。在笔者看来,这些反对者的声音虽然看似独立自主,但却是一种立足于技术本身狭隘视角。
对于彩电行业来说,从来技术就不能够抛开市场单独存在,也许正因为如此,当年的 RGB LED 背光才迅速败给液晶テレビ。这一点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技术与价格之间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循环:新技术 - 产量低 - 价格高 - 尝鲜者购买 - 市场份额扩大 - 生产规模扩大 - 产量提高 - 价格降低 - 更多用户购买 -
小企业通过成本控制、质量保证等手段打破传统品牌垄断局面的现象,也促使消费品生产领域不断创新和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的产品质量。
对于同样具有先进科技但难以实现广泛应用或分散到不同细分市场中,如可穿戴设备或智能家居系统等,可以看到这些领域如何逐渐由初创公司转变为大型企业掌控状态,那么何况简单的一个功能类别——oled显示器呢?如果说它现在只是被几家顶级厂商所控制,那未来的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最后,我们回归到行业本身。在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即便再没有一个实际数据能够证明这个过程是否正在发生,但我们可以预见,如果某天有一天,一台海信TV真的将其设定的"oLed蛋糕"放在市集里出售,它们不会感到任何压力,因为它们已经准备好迎接挑战,并且愿意接受这种挑战。而当那天到来时,无疑会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是一个真正关于谁将成为未来领导者的故事,是关于谁能够让他们的人口统计学变得更加健康和平衡的问题。